艾纳香这个药名大概好多人没有听说过,甚至有些中医医生也不知道,但它在我国云贵等地可谓家喻户晓,当地医生也常常用于治疗病人。其实,这味药远在唐朝孙思邈就开始应用了。小编就谈谈这味药已有地方药材质量标准的陌生中药吧!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木质草本植物,以根、嫩枝、叶入药,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药物之一,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在黔南属地(今贵州罗甸一带),长期流传着一个传说故事,据在很古以前,贵州红水河上游住着许多苗族布依族人群,由于这里地处亚热带,林草茂密,风景优美,但蚊虫、蛇、鼠很多,地气潮湿,所以,这里人们易患湿寒感冒,关节肿痛,以及虫害侵袭。有苗族女医阿娜香(从小随父学医),他们所用治病药材就是在深山密林中寻找祖辈积累下的治病经验用药—草药。阿娜香在采药中发现了一味香气极浓的草药,她带回家,放在屋中阴干,发现屋中无蚊虫,后用它洗足和关节,可以对肿痛关节消肿止痛,且能消脚汗和臭气,煎服还能治头痛脑热,于是人们都把这味草药称为阿娜香,后渐渐改为艾纳香。这个传说一直到现在还在云贵流传这个草也就称为艾纳香(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罗甸艾纳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个故事虽然是民间传说,但却说明了艾纳香应用历史确实悠久。
艾纳香首载于公元年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治口中臭方记载:“鸡骨煎香……艾纳香(各一两)、麝香半两。以微火烧之,以盆水内笼下,以杀火气,不尔,必有焦气也”。
艾纳香功能主治最早出现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用于口臭、体臭的治疗。随后,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艾纳香,主癣辟蛀”;《海药本草》云:“谨按《广志》云:主伤寒,五泄;主心腹注气,下寸白,止肠鸣,烧之,辟温疫,合螫窠;浴脚气,甚良”;《开宝本草》:“去恶气,杀虫,主腹冷泄”;《证类本草》引用了《开宝本草》的内容:“去恶气,杀虫,主腹推予泄”;《岭南采药录》:“疗四肢骨痛”。《全国中草药汇编》:“感冒,风湿关节炎,产后风痛,痛经,外有治跌打损伤,疮疖痛肿、湿疹、皮炎”;《中药辞海》记载:“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杀虫,主治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肿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癣疮”;《中华本草(苗药卷)》记载,《贵州苗族药物彩色图集》:“抗菌,消炎,消肿,止痒,止痛”。
《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年版收载艾纳香,是贵州省十大苗药之一。其性温,味辛微苦,具有活血温中,除湿消肿,祛风镇痛的功能。多用于妇女产后关节肿痛或外阴搔痒、白带过多(可作为外洗剂)。艾纳香其叶片、枝可提制艾粉,经提炼后可制得天然冰片,副产品为冰片油。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经;其辛散苦涩,芳香走窜,能散郁热,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生肌之功能,常用于中风、痰厥、高热等引起的神昏不醒之症,常为外科、伤科、眼科、喉科等外用药。
艾纳香植物中主要含有*酮、萜、噻吩、苯丙素、挥发油等多种植物化学成分。艾纳香的功能叶及嫩枝中挥发油含量较高,主要成分为龙脑、樟脑等,含量较高的为左旋龙脑、樟脑、β-石竹烯等。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艾纳香属部分植物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保肝护肝、抗氧化、抗菌抗病*等生物学活性。
硬毛香艾叶、条裂艾纳香(即六耳铃)的挥发油抑菌圈比较宽,对不同菌株均有不同效果的抑菌作用;滇桂艾纳香浸膏中的水溶性多糖(BRP-B)具有促凝血和促子宫收缩作用;艾纳香中的艾纳香素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艾纳香二氢*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对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原代培养肝细胞也有保护作用;艾纳香的甲醇提取物(BME)具有对肝癌的治疗潜力和对增殖诱导配体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艾纳香提取物可通过关键的成脂转录因子使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从而防止脂肪形成起到抗肥胖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艾纳香挥发油具有很好的杀菌消炎作用;体外抗菌实验表明艾纳香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艾纳香二氢*酮对匀浆组织脂质过氧化、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艾纳香叶精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