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季节,在农村的路旁、沟渠、河边、沼泽、洼地等潮湿之地,我们常会看到一片或一丛茂盛的狗尾巴花坠着红艳艳的花穗在微风中摇曳,非常漂亮。记得儿时,每每秋日里打下柿子,爷爷便会去村外采一抱来,先将柿子放入坛子,待柿子放到三分之二处,便将狗尾巴花连茎带花叶圈了,一并放入坛子封坛,及至倒置不漏柿子为止。最后将坛倒置于盛了清水的瓦钵内,平日里勤换瓦钵水。入冬,即可开坛吃柿子了。现在还恍惚记得微辛的狗尾巴花味。这亦是我记得的红蓼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一了。
生长在河边的狗尾巴花狗尾巴花又称红蓼、大毛蓼、游龙。一年生草本,6—9月开花,8—10月结果。除高寒地域,在全国各地多有分布。因其花序紧实成呈狗尾状,俗称狗尾巴花。民间亦称其为“麦穗花”。因其生长快、植株茂盛且花序花色漂亮,如今亦有人将其用于庭院种植。还别说,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还呈现出满满的野趣,让人恍惚间忆起曾经的红蓼野地和戏耍的情景......
红蓼还是民间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全株入药。性平,味辛,有小*。有活血、止痛、利尿、消积等功效。多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痢疾、风湿痹痛、腹泻、水肿、脚气、疮肿、恶虫咬伤等。可内服,可外敷。内服以0.5—1两水煎;外用研末撒或煎汁擦洗。如治风热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痢疾等可煎汁内服,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饮服;若治恶疮、恶虫咬伤等可内饮外敷(或涂搽);治脚气以全株煮浓汁浸泡。自己根据病情酌情施治。切记:是药三分*,饮服不宜过量、久服。遵医嘱为宜。
综上,红蓼既可助益生活之需,亦可观赏、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