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99%的人都分不清自己是什么类型的脚气。先问下,你们分得清自己或身边的人得的是什么类型的脚气吗?
最近刷抖音看到一个视频,猫猫因为天气冷把爪子放在男主人的鞋子里取暖,结果被染上了脚气。
大家可以自行去搜一下这个视频。兽医说,猫咪被染上人类的脚气,这也不是不可能
“脚气”虽不算啥大病,却能把人折磨得没脾气!
为什么脚气反反复复老不好?有没有什么好一点的治脚气的药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扒一下这些问题,让脚气离你远远的!
你分得清你是什么脚气吗?
脚气常见的一般分为四种,先弄清楚自己是什么脚气才好对症下药。
类型一:糜烂型脚气
图源网络
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脚趾间。这是比较常见的脚气类型。
刚开始的时候,脚趾间比较潮湿,皮肤会发软发白,把这层白皮抠掉后,会呈现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或伴有裂口,有瘙痒,分泌物有特殊的臭味。
本型可能会因为搔抓而继发感染。
类型二:水疱(pào)型脚气
图源网络
这个常常发生在夏季。
最大的特点就是:奇痒无比!
多在脚趾间、脚掌、脚底边缘。
刚开始只是痒,挠着挠着就有好多小水疱,水疱不容易破裂,但很痒,痒到想把脚砍掉的心都有了!
刺穿之后有清澈的*色液体流出,液体较黏糊,后面会脱皮。
严重者也会引起局部溃烂和淋巴感染。
这种也很难去除,因为真菌藏在较深的皮肤里面。而且水疱刺破后易继发感染。
类型三:鳞屑角化型脚气
图源网络
鳞屑角化型脚气多发生在脚掌和脚底。
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没有很痒,就是掉皮、脱屑。
会感觉脚部皮肤变粗糙了,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但若不采取治疗措施也会滋生细菌,破坏脚掌保护层,引发其他类型脚气。
类型四:混合型
没错,你的脚气可能不止一种。
也许是水泡型+鳞屑角化型+糜烂型,常以一种脚气类型为主,几种脚气类型同时存在,或由一种类型转向另一种类型。
那咱们废话也不多说,直接进入重点——
针对性用药更有效!
脚气的治疗目标以清除病原菌,快速缓解症状,防止复发为主。
对付水疱脚气应选择先用喷剂,再用乳膏剂;
对付“烂脚趾型”脚气应先用散剂,再用乳膏剂;
对付“脱皮型”脚气应先用泡脚散剂,再用乳膏剂。
糜烂型脚气: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
糜烂型脚气本来掉了一层皮之后,皮肤就比较薄了,此时应该避免使用足光散这类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用温水洗干净脚,水不要太烫。
等到皮肤干燥,用棉签涂抹联苯苄唑乳膏或者硝酸咪康唑乳膏,手干净的话也可以直接用手涂,轻轻按摩1--2分钟,直至药物吸收。
早晚各一次。
水疱型脚气:3%的硼酸洗液+美克联苯苄唑乳膏+硝酸益康唑喷雾剂
先用3%的硼酸洗液清洗或湿敷患处,待脚干燥后,涂抹美克联苯苄唑乳膏,按摩1-2分钟直至药物吸收。
穿过的鞋袜用硝酸益康唑喷雾剂喷两下,晾干。
早晚各一次。
鳞屑角化型:足光散+硝酸咪康唑乳膏
这个类型的脚气相对来说,瘙痒感和刺痛感没那么明显,但是角质层比较厚。
可用足光散40克加沸水~毫升,或20克加沸水~毫升,搅拌,溶解,放温,趁热浸泡患处20~30分钟,一日1次,连续三日为一疗程。
待脚变干燥后,涂抹硝酸咪康唑乳膏,按摩1-2分钟直至药物吸收。早晚各一次。
混合型:哪种是主要的脚气,就先治疗哪种
如果特别严重,建议口服伊曲康唑/酮康唑,联用外用药硝酸咪康唑乳膏/酮康唑乳膏。
用药常见的3个误区,你是否知道?
1、症状消失或好转时马上停药
真菌感染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症状消失后马上停药,容易反复发作。建议听从医嘱,坚持用药1-2月,疗效会更好,防止复发。
2、网上偏方不可信
有的人宁愿听取各种偏方,比如大蒜切片敷在溃烂处,每次都被痛得龇牙咧嘴,但是脚气还在。
不要随便用偏方,了解治疗的原理,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3、热水烫脚能杀死真菌
有些人患了脚气习惯用热水烫脚,虽然可以暂时止痒,但一般热水42℃左右,根本无法杀灭真菌,对缓解脚气也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容易引起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小贴士---
①脚气患者应该注意增强体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②吃的方面其实不用那么在意辛辣不辛辣,营养均衡最重要。当然,如果有口服药,还是不要吃辛辣食物,以免影响口服药物效果。
③其他部位有癣病(如手癣、甲癣),或者家庭成员也患有癣病,或宠物也有癣病时,均应该同时积极治疗。
④足部出汗较多时,可以局部应用抑汗剂,比如乌洛托品溶液。
⑤注意个人卫生,尽量穿透气性较好的鞋袜,并且积极进行鞋袜的消*杀菌。每次洗脚以后要及时擦干趾间,避免长时间将足部置于水等液体当中。
⑥注意浴池、宿舍等场所公共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鞋袜、浴盆和毛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