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遇见这样的人,不管什么时候,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有时甚至连衣服都湿透了,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都想当然的认为,这肯定是身体太虚了,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也不把这个当回事,实际上这在医学上是一种病,称之为“多汗症”。
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所大房子,而皮肤就像是这所房子的空调,当我们周遭的环境过热的时候,就需要打开空调进行散热。我们身上有许许多多的毛孔和数不清的汗腺,当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或者我们剧烈运动时,人的体温会升高,这时,为了保证身体器官症状的运行,皮肤就会让汗孔张开,汗腺就会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又通过汗孔排到身体外面,将我们的身体余热赶走。
排泄体內不需要物质的功能,就是排便、排尿与出汗。其中,而人体出汗就是排泄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素等代谢废物。本来排汗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事,但是,如果动不动无缘无故地出汗,就不正常了,这种症状称为“多汗证”。
西医认为多汗症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功能性和疾病性两种。功能性多汗简单的理解就是交感神经失调失调。基础疾病性多汗因素就多了,像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功能亢进、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癌症等等疾病都会导致多汗症。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失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中医叫“营卫不和”,人体就会经常自汗。卫气过弱,里面的营气会泄露出来而出汗;卫气过强,是由于体表受到了外邪的侵袭,卫气都被吸引着抗敌去了,不能再护卫营阴。那么中医治疗多汗症有什么好办法吗?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个穴位,对于治疗多汗症有着很好的效果。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穴位释义
出自《*帝内经灵枢·本输》。阴谷是足少阴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阴谷穴中的阴字顾名思义就是阴阳之阴。
谷:是山谷的意思。内为阴,穴在膝关节内侧,局部凹陷如谷。阴谷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因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
阴谷穴在哪里?
阴谷穴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要找到这个穴位也很简单,阴谷穴是在委中穴旁边,就是在委中穴旁边的小窝窝的地方。
文献怎么记载阴谷穴?
1、《通玄歌》: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
2、《针灸大成》:主膝痛如锥,不得屈伸。
3、《循经考穴编》:阴囊湿痒,带漏不止。
4、《百症赋》: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程。
5、《针灸聚英》:妇人漏下不止。
阴谷穴的功效
阴谷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合穴,是少阴经气深入会合肾脏之处,具有补肾培元、调经利尿之功,故以治疗下焦疾病为主。阴谷穴主治少腹、前阴、肝肾等疾患[1]。如少腹疼痛、小便不利、疝气偏坠、遗精阳痿、阴囊湿疹、崩漏、带下、经闭、舌下肿、心口痛、膝痛不可屈伸等。
穴位功能一:多汗症的特效穴
阴谷穴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治疗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多汗症。阴谷穴是肾经的合穴,也就是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经常点揉该穴有益肾理气、固表止汗的功效,阴谷穴可理气止痛、振奋阳气、益肾调经。艾灸该穴,对于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
穴位功能二:治疗肾经疾病
阴谷穴是一个合穴,合治脏腑,所以它直接就治疗肾经的主要病症。
肾经上比较严重的疾病有两个,一个是尿潴留症,也就是尿出不来,这个是很可怕的,时间一长,就会变成尿*症,而这个阴谷穴是专门通膀胱,利尿的作用非常明显。
肾经上的另外一个疾病就是生殖功能的问题,中医认为阴谷穴具有益肾调经、理气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的疾患,如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泌尿系感染等。所以阴谷穴在肾经产生病变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穴位功能三:调理颈椎病
阴谷穴还是调理颈椎病的一个好穴位。中医常说“肾主骨”,颈椎和椎体都是骨头的一部分,所以揉阴谷穴可以治疗颈椎病。用双手中指点按阴谷穴治疗颈椎病,在点按穴位的同时,让患者做摇头晃脑的姿势,即可缓解颈椎病。
猜你还想看:
终于治好了!一味验方气着名医:桑叶止汗有奇效,治愈夜汗一例
拿好这份干货,再也不用愁!一剂愈神方(治虚汗、盗汗、自汗、脚气病立愈)
(多用途,全干货)一株植物有两种中药,根用来止汗,茎却用来发汗、治感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