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农谚有云:“小暑温风至”。从小暑开始,天气就不会凉爽了,风中都带着热浪,这正是伏天的开始。我们打开电扇以后,吹的都是热风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炎热会助长体内的火热、湿热之气,食欲不振、睡觉睡不好、心烦气燥、容易拉肚子,这些毛病都来了。
因此,小暑时节的养生要点是清热解暑,今天就来告诉大家从哪些方面着手养生。
小暑一件事:养生汤
小暑,容易伤津过度,大家可以吃些酸性食物来收敛。推荐大家喝酸梅汤,咱们自己在家里做最正宗,也最放心的。
酸梅汤
乌梅:收敛津液
山楂:开胃消食
甘草:减轻酸味
桂花:助香
配料:乌梅克,山楂克,桂花50克,甘草50克,冰糖或红糖适量。
乌梅、山楂用水泡开。
把四样原料用纱布包好,放在大锅内,加水煮开。
再加入冰糖或者红糖适量。
继续熬煮,水熬去一半的时候就好了。
小暑二件事:泡脚
暑期是动植物生长一年之中的最重要时段,暑期的炎热是人身心细胞生长更替的必要条件,避暑是逆“天”而行。
那么暑期这么重要,我们要怎么过?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
当然,不是要求大家去太阳西下暴晒,也不是要求大家去做剧烈运动,毕竟出太多汗会让血液更加粘稠,增加心脏的负担。我们推荐大家,在此不避暑、排除暑湿的方法:泡脚。
几个泡脚方
水中放盐:治便秘,还可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水中放醋:治脚臭,祛除脚臭、治脚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湿。
水中放生姜、陈皮、薄荷:治脾胃虚,暖脾胃,祛湿邪。
水中放花椒:除臭祛湿、利气行水、扶助阳气。
水中放干姜:治风湿骨痛、怕冷怕凉。干姜温中散寒、回归通脉。
小暑三件事:健脾祛湿
小暑健脾有三忌
一忌:多食水果
首先,这些水果最好不要多吃!
夏季时令水果如荔枝、芒果、西瓜等水果,多为高糖高热量,如果本身患有“三高”的朋友,最好是不要吃。
二忌:脾虚湿盛贪凉食
小暑时节,要注意清化暑热,可食绿豆汤、苦瓜等凉性食物,但一定要适量,否则会引起脾胃虚弱。
三忌:烧烤配酒
很多中老年朋友喜欢在夏季夜晚烧烤加一点小酒,较易造成脾胃损伤,原本脾胃不足的人尤须谨慎。
小暑健脾推一穴
用手指从三阴交穴处开始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反复地推。
推过程中去找最痛的点,把它推到不疼了,脾经就通畅了。
每天坚持做不仅健脾利湿,还能减肥美容。
小暑祛湿正当时
多吃这3种食物,排出体内湿气,肚子小了,一身轻松好活力~
1
赤小豆——:利水消肿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有利水消肿,解*排脓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肠痈腹痛。
合理搭配:赤小豆配赤茯苓,清利下焦湿*力大,可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尿血,下肢浮肿,或泻痢。
2
薏苡仁:解*散结
薏苡仁味微甜,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合理搭配:薏苡仁配鱼腥草,能清热解*、抗菌消炎。
3
茯苓:健脾宁心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合理搭配:茯苓配薏苡仁,煮粥可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制饼小儿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