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寇敏芳
01:36民生名片:
年2月,针对小品种药市场用量小、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等实际情况,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
年10月,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西部)在成都成立,由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8家药企发起,旨在解决西部、乃至全国药物短缺问题,全力保障民生供给。这是国家首批3个试点基地之一,也是西部首个试点基地。
建设中的倍特药业口服固体制剂大楼,将为小品种制剂生产服务
故事:
“便宜的维生素,怎么这么难买!”4月27日,成都市民刘春霞一连跑了三家药店,才买到一瓶2元钱的维生素B1片。
维生素B1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麸皮等,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口腔溃疡、便秘、肠蠕动减慢、腹胀等症状。对刘春霞来说,便秘的时候用治疗药配上几片维生素B1,疗效非常好。然而,药店里便宜的维生素片却经常缺货,“售货员老给我推荐几百块的保健品,我觉得太贵了。”
有些药物价格高,病人消费不起;有些药物却因为价格过低,企业不愿生产导致供应短缺,维生素B1片就是其中之一。
怎么办?在成都,一个名为国家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西部)的“机构”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牵头方,是一家四川企业。
倍特药业开展小品种药物攻关
低价药难觅
企业赔本生产,药店无利可图
达州市渠县天星镇菜场村乡村医生周正从业已有20多年,乡亲四邻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他看病。维生素片也是周正诊所的常备药品,过去几年,他能明显感受到,维生素片可选择的范围越来越窄了。“以前还有好几个牌子,现在基本上就一两种,有时候还缺货。”
找周正看病人大多数是村里的老年人,一般的头疼脑热,他开出的处方不过在10元上下,有时候他会给病人配几片维生素,三天的量,只需要一两毛钱,“如果便宜的药都没有了,那农村老百姓就可能看不起病了。”
因为价格便宜,利润空间小,低价的药品维生素B1片,并不被经销渠道看好。“2块钱一瓶,一瓶有片,哪能挣得到钱嘛。”记者随机来到成都市锦江区一家药店,销售员告诉记者,店里共有6种品牌的维生素片在销售。收银区附近最显眼的一排货架上,摆着5、6种品牌的维生素片保健品,价格在多元到多元不等。当记者提出要买便宜的维生素片时,她才从角落的货架拿出一瓶。“这种备货很少,如果不是顾客主动问,一般不会主动推荐。”
记者随后联系了这瓶维生素B1片的生产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南药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维生素B1片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已经被纳入国家小品种(短缺药)目录。
市场的萎缩,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丰富,维生素B1缺乏症患者减少;另一方面是利润率更高的保健品进一步挤压药品市场,生产企业利润低、积极性不高。
倍特药业小品种药物生产线
救命药短缺
生产不稳定,患者遭遇“药荒”困境
在小品种的目录里,不仅有像维生素B1这样,因为价格低企业生产动力不足造成短缺的大众药品;还有一些治疗罕见病的药物,因为患者数量小,生产企业少,一旦出现生产问题,患者就面临无药可医的绝望局面。
年,国内约10万“铜娃娃”就经历了一次绝望时刻。吞咽困难、X型腿、走路摇晃不稳等症状是肝豆状核变性的典型表现,患者身体不能代谢铜元素,需要按时服用药物青霉胺辅助排铜,因此患者常被称为“铜娃娃”。
如果患者正常服药,他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年,“铜娃娃”的救命药“青霉胺片”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面积断货停产,后来经政府部门干预引导后才复产。“医院门诊没有这个药,我寻求多番渠道找药,最多同时联系四家医药公司问。”患者陈欢说起找药经历仍然心有余悸。
记者梳理发现,小品种药短缺时有发生。年7月,甲亢特效药甲巯咪唑片出现“药荒”问题,有的地区甚至“一盒难求”;年年中,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命药”国产硝酸甘油一度在国内多地断货……
“小品种药短缺现象的成因十分复杂。”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原料短缺,工艺因素、环保因素、市场因素、成本因素等等,小品种药的保供一直都是世界性难题。小品种药虽然市场用量小,却是群众的急救药、救命药、治病药,关系到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国家安全。
倍特药业小品种药物生产线
保供的探索
川企牵头成立联合体,构建稳定供应体系
为了解决小品种药品短缺问题,年2月,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同年10月,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倍特药业”)联合8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首批小品种药(短缺药)供应保障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这也国内首批试点的基地,也是西部首家。
联合体成立的目的是为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搭建平台,解决小品种药(短缺药)保供的问题。经过2年多的发展,联合体不断壮大,参与“组队”的企业已达到24家,覆盖原料、辅料、包材等生产企业。成都倍特药业表示,所有成员单位均达成共识,将构建长期、稳定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在成都倍特的双流基地,一座口服固体制剂大楼即将封顶,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保障小品种制剂产品的生产。去年底,倍特药业已经恢复小品种药物地高辛片的生产,该药物是治疗心衰的特效药之一。
除了增产,还要提质。去年,联合体的多家成员单位都对企业的小品种药物进行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是国家提高仿制药质量的管理措施之一。成都倍特药业对地高辛片申请了一致性评价,还针对小儿用药的特殊性新增了低剂量规格的产品。联合体成员西南药业也投入0多万元完成了某结核病治疗药的一致性评价工作,药效和质量得到提升。
据了解,联合体申报了年工信部的易短缺小品种供应保障能力提升项目,总投资3.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实现80个小品种药品的稳定生产和质量升级。
受益于小品种基地建设,便宜的药品维生素产量正在逐渐增加。智研咨询发布的《-年中国维生素B1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年国内维生素B1产量同比减少1.18%,年开始回升,同比增长8.33%。年,正是小品种基地建设元年。
成都倍特药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