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达到了1.56亿人,占据全国总人口的11.2%左右,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保障身体健康,控糖稳糖的工作刻不容缓!
众所周知,高血糖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被列入难缠的“三高”行列,因其高发病率、高并发症和高波动著称。且目前医学水平无法治愈相关的糖尿病问题。只能通过调整患者的日常饮食行为,加以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控制血糖的稳定,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也正因如此,对于糖尿病问题,更是一定要秉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日常尽量规避容易引发血糖升高的诱因,同时在身体出现一些提示“信号”时,要给与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稳控血糖,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血糖波动,皮肤先知?若皮肤出现3种异常表现,提示你该控糖了!
1、全身瘙痒难受
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糖尿病会引起皮肤瘙痒,其实主要是因为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刺激到神经末梢和周边组织,导致相关功能无法正常运转,从而出现瘙痒表现。
与此同时,血糖过高引起身体缺水、皮肤干燥的问题,也是引发全身性皮肤瘙痒的一大重要诱因。
2、皮肤炎症问题不断
随着血糖的反复波动升高,过多的糖分会给细菌的入侵和繁殖创造生长的“温床”,而这会让皮肤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位置,反复被感染,炎症问题不断。
3、出现疱疹/溃疡/真菌感染
糖尿病是代谢类疾病,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代谢问题,同时还会降低患者自身抵抗力。疱疹属于病毒类,很容易盯上抵抗力弱的人。血糖过高会刺激身上出现各种皮肤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长出如黄豆般大小的小疱疹,或是感染白色念珠菌,出现真菌感染等;像是我们常说的脚气,患者就会足底指缝间出现蜕皮、小水泡,瘙痒难耐,且难以消退。
怎么控糖更有效?
1、饮食上规避高糖分的食物
在饮食要尽量避免食用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包括白砂糖、糖精、淀粉类等高GI食物。具体可参考常见食物的GI指数,减少总糖分的摄入含量。
像是蛋糕、奶茶、高糖分酸奶、饮料等,中老年人能不吃就别吃,这些东西不止对血糖控制无益,同时还会增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增加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内分泌,这能有效帮助身体消耗能量,同时也能更快将毒素、废物排出,降低血液粘稠度,对血糖的控制也是有好处的。
3、药物辅助
一旦确诊糖尿病的话,是需要通过长期用药来控制血糖的,必要时还应注射胰岛素,以此来控制血糖升得过快。常用的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具体需根据医生指导来选择服用。
4、做好血糖监测
就像高血压患者需要经常测血压来观察自身情况一个道理,糖尿病患者也应经常性地做下血糖测量,一般一周测一次空腹血糖,如果近期血糖不太稳定的话,就再勤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