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如缺乏某些食物成分,就会导致疾病,如钙质不足会引起佝偻病,维生素缺乏会产生夜盲症、脚气病、口腔炎、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病)、软骨症等,而通过食物的全面配合,便可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再如海带、黄鳝、鱼类、牡蛎、珍珠、蛤蜊、田螺等水产品,可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促进肝内脂肪沉积消退。因此,脂肪肝患者经常食用海鱼、海带、紫菜,可降低血脂,从而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脂肪肝。
医食同源理论与实践的印证说明,食物对人体不但有营养作用,而且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所以,脂肪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对脂肪肝有治疗作用的食物,不仅可治疗疾病,而且对健康也有促进作用。有脂肪肝的人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以下食物。
萝卜
萝卜又名莱菔、罗服,它既可用于制作菜肴,还可以炒、煮、凉拌;也可当作水果生吃,味道鲜美;还可腌制泡菜、酱菜。萝卜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用、医疗价值。俗语说“常吃萝卜菜,啥病也不害”、“常吃萝卜喝热茶,不用大夫到自家”、“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可见萝卜对人体有极为重要的保健作用。有资料还报道,吃萝卜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积,具有明显的消脂、减肥作用。而且,萝卜还有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作用。因此,对于患脂肪肝及脂肪肝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来说,经常服食萝卜汁及以萝卜配伍制作的药膳食品大有裨益。
山楂
现代中医药学研究证实,山楂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并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作用。动物药理研究发现,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兔,口服山楂提取物和醇浸膏0.5毫克/千克体重,能提高血中卵磷脂比例,并降低胆固醇和脂质在器官上的沉积。口服南山楂粉有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兔的血清总胆固醇和β-脂浸膏最为显著。研究人员还发现,山楂核提取物能显著降低鹌鹑血清总胆固醇蛋白作用。15%、30%的山楂浸膏对乳幼大白鼠有降脂作用,其中30%的山楂33.7%~62.8%,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生素LDL-胆固醇),降低幅度为34.4%~65.6%,并能减少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在动脉壁的沉积,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山楂虽是佳果良药,但不宜过多食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此外,下列几种人群不宜多食山楂:①孕妇。山楂有破血散瘀作用,能加速子宫的收缩,孕妇过食山楂易导致流产。②儿童,小儿脾胃较弱,过食山楂会损伤胃,降低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而引起消瘦等症。③胃溃疡患者。胃中经常保持较高的酸度,多食会损伤胃黏膜,不利于溃疡的修复。④血脂过低者。因为山楂具有防治脂肪肝作用,血脂过低的人多食山楂会影响健康。⑤服用人参等补品时不宜吃山楂及其制品,以防止其抵消人参的补气作用。
具体治疗脂肪肝时,山楂的食用方法为:新鲜山楂果克。将山楂果洗净,晾干,切成两半备用。随意嚼服。此法具有活血化瘀、消脂通络的功效。主治各种类型的脂肪肝。
牛奶
许多脂肪肝患者担心喝了牛奶会增加血中胆固醇,其实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近年来医学家们认为,牛奶本身虽含有一定的胆固醇,但又含有能降低胆固醇的物质,而且这种物质远远超过由牛奶本身所带入人体内的胆固醇量。这种物质被摄入体内,便能有效地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医学家们还发现,一个长期饮用牛奶的人,其血清胆固醇比一般的患者低50%。医学流行病学专家做过这样的调查,非洲的马西族人,尽管他们每人每天要喝一定量的全脂牛奶,但他们的血胆固醇含量却不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很低。专家们有意识地给一些健康人每日喝1袋牛奶,过一段时间后血中胆固醇含量显清中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而柑橘中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可提高抗氧化能力,对保护肝脏有益。
橘子
国外科研人员发现,多吃柑橘可预防脂肪肝和动脉硬化。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调查中发现,类胡萝卜素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越高,人的肝功能越正常,患动脉硬化的危险就越低。在日本,男性饮酒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众所周知,过度饮酒会造成脂肪肝和肝硬化等疾病。专家专门对每天摄入25克乙醇(也就是毫升以上啤酒)的日本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吃1个以下柑橘的人,比每天吃3~4个柑橘的人,患酒精肝的概率要高出将近1倍。专家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肝硬化等患者体内血饮食中用复合糖类(玉米等谷类)代替简单糖类,可使脂肪肝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降低。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用玉米防治脂肪肝的过程中,有以下4点应引起重视。
饮食中用复合糖类(玉米等谷类)代替简单糖类,可使脂肪肝患者的三酰甘油含量降低。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运用玉米防治脂肪肝的过程中,有以下4点应引起重视。
出现腹泻症状,对于此类人群,建议改为每日喝酸牛奶,既可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又能避免腹泻的发生。
中的钙离子一起,可防止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也有资料报道,这种“牛奶因子”本身可吸收血液中已经蓄存的胆固醇,经过志愿受试者每日喝毫升酸奶试验,1周后血清中胆固醇下降5%~10%。这一信息对于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玉米
合糖类为主食的国家或地区,居民平均血中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均较低。这可能与玉米等谷类中含较高的膳食纤维有关。临床研究还表明,日常著下降,并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且牛奶中含有较多的钙,也可减少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由此看来,对患有脂肪肝、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者来说,每日适量喝牛奶是有益健康的。需要指出的是,有的人喝牛奶后会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酸奶中还含有一种特殊的“牛奶因子”,它与奶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玉米不仅有较好的降血糖、降血压作用,而用还有较好的防治脂肪肝的效果。玉米主含复合糖类,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以复(1)玉米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但也缺乏人体必需的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等。因此,不宜长期单独服食,建议将玉米与粟米、麦类以及大豆类混食。
(2)食用玉米时要煮熟、蒸透,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以吃酥烂玉米食品为宜,最好将玉米研磨成细粉煮玉米粥,或制成玉米饼等糕点服食。有人在研究中发现,将玉米粉、大豆粉、小麦粉以各1/3比例配制成混合食品,其营养保健价值可提高8倍。
(3)防治脂肪肝等“富裕病”是一项长期的医疗保健任务。因此,运用玉米等食疗法应坚持适量服食,并要持之以恒。
(4)玉米受潮后容易发霉,霉变的玉米及玉米粉中染有黄曲霉菌,它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活性。因此,勿食发霉变质的玉米或玉米粉。另外,吃爆米花害多益少,生活中应尽量少吃。
常用的调养脂肪肝的玉米方为:用鲜嫩紫色玉米棒克,将鲜嫩紫色玉米棒洗净,放入沙锅,加足量水(以淹没玉米棒再高出2厘米为度),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待玉米棒用竹筷触之即凹陷(已酥烂)即成,勿弃汤汁,早晚分服。嚼食“珍珠米”,喝玉米汤汁;若紫色玉米棒的棒心偏嫩,则可同时噙入口中咀嚼,渣吐出,液汁咽下。此方具有健脾调中、补虚降脂的功效,可以主治各种类型的脂肪肝。
黄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豆及黄豆制品均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如果用黄豆蛋白代替动物蛋白(每周应用三餐),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稳定在正常范围。这是因为黄豆所含的脂肪酸为不饱和双烯脂肪酸及亚油酸,占所含脂肪益寿作用。对中老年人来说,使用黄豆制品防治脂肪肝,适量喝豆浆、豆奶等。
家庭在自制豆浆时,请勿随意丢弃豆渣,因为豆渣不仅含有丰富的、容易被吸收的钙,对老年人减缓骨质疏松,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好处,而且豆渣含热量低,含膳食纤维多,在肠道具有吸附胆固醇的作用并使其转变为粪便排出。另外,豆渣食后有饱腹感,对脂肪肝、肥胖症、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病症患者来说,是较理想的辅助食疗剂。为了使豆渣食之有味,可以将豆渣和入燕麦粉中,制成豆渣燕麦饼,松软可口。在食用黄豆及其黄豆制品时,要注意适量有度。
家庭在自制豆浆时,请勿随意丢弃豆渣,因为豆渣不仅含有丰富的、容易被吸收的钙,对老年人减缓骨质疏松,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有好处,而且豆渣含热量低,含膳食纤维多,在肠道具有吸附胆固醇的作用并使其转变为粪便排出。另外,豆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