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豆苗概述
红豆古名赤豆(Adenantheramicrosperma),又名红小豆、米小豆等,我国古籍中还有称为虱拇豆、赤寂、小菽、竹豆、朱豆、金豆、金红豆等的记载。红豆原产于我国,山东、河北等地栽培较多。目前喜马拉雅山麓尚有野生种和半野生种的红豆存在。中国、日本、韩国自古就有栽培,并且早已认识到了它的药用功效。《神农本草》中有关于红小豆药用的记载。西汉《氾胜之书》还记载了赤菽的栽培和利用技术。这些都说明了红豆在我国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至少已有多年了。东亚温带地区各国栽培利用红豆也是非常广泛。
用红豆栽培出的豆芽或者豆苗具备红豆的药效。
红豆芽苗是维生素Br的良好来源,且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和矿物质,如每克红豆芽苗中含钙67毫克、磷30.5毫克、铁5.2毫克、维生素B0.31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和维生素B32.7毫克。除此之外,还有三种结晶性皂甙类物质,对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皂角苷(saponin)的药效特别,能促进胃肠蠕动治疗便秘,能使喉咙黏膜润滑轻松发音,能促进胆汁:分泌消耗脂肪,能杀除真菌减轻脚气感染。
从祖国医学对赤豆的认识来看,赤豆性平味甘酸,具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日:“赤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
小肠,能人阴分,治有形之疾。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肿胀,止呕逆,而治下痢,解酒病,出寒热痛肿,排脓散血”。《食疗本草》日:“和鲤鱼煮烂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赤豆芽苗有温补作用,夏季不宜多吃。
2.红豆芽苗生产栽培方法
电芽苗菜的红豆可以根据大小来获得不同的豆芽或豆苗。半明大的种子是的红豆。红豆最好种植成豆芽就收获。红豆芽可以种成不经绿化的嫩黄芽儿,芽长长到4~5厘米时就应采摘,最好不要超过10厘米,叶片不要张开,否则纤维化严重,口感不佳。食用红豆芽,只需将根部摘除,其余部分都可食用。
小的种子是红小豆。红小豆生出的芽苗菜既能吃短芽又能吃长苗。短芽只需三天便可种成,带豆食用;长苗被称为“鱼尾赤豆苗”,苗高10厘米以上,顶部对生的真叶呈鱼尾状,展开或尚未完全展开。采摘时,在茎端向下6~7厘米处切割,这样能保持红豆苗的柔嫩。
红豆芽苗的生长适温范围较窄,尤其不适应高温,一般在27%C以下裁培较为适当。当温度降至16°C以下时,同样也不利于红豆芽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