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魏华凤上海中医院
经常下雨天气潮湿人体易感“外湿”
而形态肥胖、饮食厚腻、先天遗传因素等
也可以使人产生“内湿”
感受“湿邪”会有哪些表现
如何预防及驱逐“湿气”
医院内科魏华凤副主任医师
向大家介绍
感受“湿邪”会有哪些表现
很多人会有如疲乏、四肢困重、头晕头重、食欲不佳、口气口臭、皮肤头发油腻、大便粘马桶、喉中有痰、舌苔白厚或黄厚等症状。具体可分部位区分之:
湿邪在表(肺、皮肤):在肺如寒湿感冒,表现为怕冷、鼻塞、喷嚏、清水鼻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等;如夏天湿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鼻塞、喷嚏、黄脓鼻涕、咽痛、咳嗽、痰黄、胸闷、胃口差、便秘等;在皮肤则湿疹等皮炎,表现为红色丘疹、水泡、瘙痒、皮肤头发油腻等;
湿邪在经络:如中风,表现为手脚肢体不能活动,或活动受限制,口角歪斜,吞咽影响,言语不清或不能言语、头胀头痛、神情反应异常等;
湿邪在关节:如阴雨天关节酸胀麻疼,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制,甚至关节肿大变形等;
湿邪在内(脾、肾):在脾表现为口气、大便粘腻,肢体困重、胃口不好、肥胖等;在肾则下肢水肿,易尿路、妇科感染等。
“湿邪”致病有哪些特点
湿邪之所以能致病与肺、脾、肾和三焦(水液代谢通路)功能失调有关,其特点如下:
重浊:表现为头重如裹、身体沉重、下肢拖不动等;
黏滞:表现为口粘、大便粘、皮肤油腻等;
趋下:即症状以下半身更为多见,如表现为女性妇科炎症,白带增多,或清稀或色黄异味;或尿路感染;或脚气足癣、阴囊湿疹;或下肢肿胀等;
缠绵:即疾病症状时好时坏,反反复复,难以痊愈。
如何预防及驱逐“湿气”预防
◆避免环境潮湿,避免阴冷或闷热环境。房间可以摆放除湿机、除湿剂等;
◆避免饮食油腻、甜腻,少吃甜点、饮料、糯米、油炸食品等;
◆适当运动以发汗除湿,并增强体质;
◆衣服、鞋子材质要透气干爽,鞋子可以用烘鞋器烘干;
◆保持心情愉快,不熬夜,生活有规律。
治疗
内服:中药泡茶、药粥、中药煲汤、中药治疗等;常用中药如白术、茯苓、苍术、佩兰、藿香、薏苡仁、陈皮、金钱草、厚朴、香薷等;
外用:热敷、艾灸、火罐、针灸、足浴、足贴、脐贴、香囊等。
具体应该在专业医生诊治下进行。
原标题:《你的身体真的“湿气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