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油腻”梗非常火,身边的小伙伴比较怕,怕稍有不慎就掉进“油腻”大坑。
是啊,毕竟“油腻”无界限,不分你、我、她、他、它...
很多人看后哈哈一笑,怎么这么多“ta”,但我们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是什么导致了油腻?
没错,是痰湿。
现在这个时代,拥有痰湿体质的人越来越多。吃的太好,坐的太久,动的太少,很多人不到中年,就开始发福,迫不及待地油腻起来。身边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曾经是那么的光彩照人,甚至瘦得像稻草似的,一吹就倒。现如今,个个都有大小不一的“小肚腩”。
有人就会问,你怎么就不发福呢?
这是要学会养生,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遵循天地之道,顺应四时,不妄作劳,恬淡虚无。
回归正传,继续这个痰湿体质话题。
在了解如何化痰之前,先自测一下,看看是不是符合痰湿。
1、头油很重。像是抹了发胶,是顺下来可以炒一盘菜的那种油。慢慢的头发就会掉,打个比方,一块地,施肥过多,庄稼就“营养”过头了,这就是平常说的脂溢性脱发。如果把头发剃光了,就可看到表层附着一层油脂;
2、脸上的油也很多。而且脸上会长很多痘痘,这种痘痘是大颗粒的那种,不同于青春痘那么鲜红。
3、怎么也睡不醒,越睡越想睡。早上起来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4、总感觉很累,不愿意走动,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够坐着绝不站着,能够站着绝不走着。总觉得自己身体很虚,想吃点补药,可一吃补药,身体反更累了;
5、身形体胖,腹部肥满松软。严重的,甚至低下头都看不到自己的脚尖;
6、大便很不爽,上厕所的时间过长,浪费的手纸也很多。大便黏腻,很臭,怎么也冲不掉,必须要用刷子;
7、肠胃不好,吃什么都不香,没有饥饿感,稍微多吃一点就会胃胀气。但是他们却喜欢吃肉,而且一沾点酒胃口就开了;
8、常常会有口臭,甚至还会有脚气,会有痛风,会有阴囊潮湿,会有白带异味...
9、一张嘴伸舌头,伸出来很腻,舌苔厚厚的,会发黄,但也可能不黄,可就是很厚很厚;
以上九点,如果你具备了五点以上,就可以确诊为“油腻”了,也就是痰湿体质了。
痰湿体质的危害很大,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三高最喜欢痰湿体质了,凡是痰湿体质的人要不高血压、要不高血脂、要不高血糖、要不高尿酸。
中医有一句话叫做“百病皆由痰作祟”。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并不是说世上罕见的怪病都是由痰引发的,而是说很多寻常普通的病很奇怪,用了很多方法就是治不好。但中医如果能够从化痰的视点来治疗,通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很少新颖的东西,是许多人还没有听说过的“缘由”。
那么这个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痰由湿气转化而来,是先有湿再有痰。
反之,并不是人人都有痰,但人人都会有湿气。
这湿气会慢慢凝结成比较黏腻的东西,形成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无形之痰围绕你身体每一个部位,是看不见摸不着也吐不出来,讲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难受?
在举个例子,比如许多人睡觉打呼噜,这就是无形之痰,是痰堵呼吸道,导致吸气呼气不顺畅。再比如,有的人总觉得喉咙有异物感,使劲咳嗽也咳不出来,吞咽口水也下不去,这也是无形之痰在捣鬼。
再说有形之痰,这个比较好解释了,就是我们吐出来的痰。颜色也有所不同,吐出来的痰有白痰、黄痰、黑痰。白痰说明身体有寒,黄痰说明自己身体有热火,黑痰说明这个人烟瘾很重。
如果这个人痰多,那到底是哪出了差错呢?
其实痰湿是中医的名词,痰与中医脾虚有关,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所以治疗痰湿还是需要从健脾除湿下手。
很多人有痰,也用了不少化痰的药,的确一时见效,但过一段时间又有了,这就是没有解决脾的问题。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不但要消化食物中的精华物质,还要运转消化液体。如果脾的循环运转失调,体内的废水就排不出去,然后被脾“托运”到肺里,可肺的宣化功能是有限的,多余的化不掉只好变成痰湿,存在肺里。
很多人也会说,我健脾的药其实吃了不少,痰还是化不掉,这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肺里面的痰没有被清理掉。所以,加强脾胃的运转能力和肺的宣化能力才是治痰之道,治标又治本。
不啰嗦,赶紧把化痰方二陈汤拿出来,具体如下...
法半夏15、陈皮15、白茯苓9、炙甘草5
这个方子很简单,只有四味药。
按照前面的思路,治痰一定要治脾这是治本,治本用什么?
这里用的是陈皮与甘草。陈皮健脾行气,燥湿化痰。很多人认为陈皮主要作用是化痰,其实是误解了陈皮,陈皮它的首要任务是健脾行气。
陈皮为什么能够健脾?
因为陈皮性子有些温,而脾就需要温,绝对不能凉,脾得温则运。所以陈皮能够温脾,让脾健运起来。
反之,痰不怎么多的人其实直接用陈皮泡茶喝就可以。
炙甘草是直接补脾的,补充脾胃的津液和气血。而且张仲景补脾是最喜欢用甘草。甘草等于直接补充人体所需“营养”,陈皮等于加强身体内部循环能力。
二者相结合,补了脾又健了脾,痰的来源就解决了。
化痰则是用半夏,它是化痰神器,可以这么说任何化痰的方子大多数都它。
为什么要用茯苓呢?
前面说过,先有湿气再慢慢有痰,如果把湿气去掉,痰自然就少了。它是祛湿利水高手,其实茯苓基本没有什么味道,它还有另一种叫法,中医把它叫做淡味。淡味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渗湿,把身体多余的废水通过小便的形式排出去,润物细无声,让你察觉不到。
这个二陈汤是化痰方子中的鼻祖,如果你是寒痰,就是白痰那种,什么都不用加也可以加点干姜6克。如果你是热痰,颜色是黄痰那种,可以加点黄连6克、竹茹30克。
这个方子有个中成药叫二陈丸。一般药店都有,如果买不到就自己煎药。一天一次。七天是一个疗程。如果是中成药,是一个月一个疗程。在开之前,需要医生辩证施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最后,不同季节,痰湿体质的人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哦,对此,你有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