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我们可以欣赏其中记述的历史故事,也能够从中管窥北宋时期我国医学发展之一斑,同时还能在不经意处收获很多传统医学的知识和典故。
书中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张顺夜闹金沙渡”中,卢俊义外出,要带李固同行,李固又道:“小人近日有些脚气的症候,十分走不的多路。”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若是那一个再阻我的,教他知我拳头的滋味!”
有脚气也会影响出门?是不是太矫情了!
大家注意了,李固在这里说的“脚气”可不是现在我们说的那种脚丫子脱皮出水泡,痒得让人挠不停的“脚气”,而是一种确实会影响走路的疾病。
什么是“脚气”?
“脚气”一说,由来已久。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说:“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号为脚气。”这种“脚气”指的是身体内有湿热邪气,湿性向下,故邪气下行而使脚部和腿部发生像水肿一样的肿胀变形,最后导致腿部麻痹而无法行走的病证。中医古籍里面提到的脚气大都指的是此种疾病。
什么是“脚气病”?
这种来自古书的“脚气”到了现代有了一个新名字,叫“脚气病”。现代研究表明,“脚气病”的发生是由于长期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1所导致,所以又叫做维生素B1缺乏症。
脚气病多发生于长期以精白米为主食,而又缺乏其他副食补充的人,婴儿型脚气病通常发生于2~5个月的婴儿。
脚气病分为两种类型,干性脚气病和湿性脚气病。
干性脚气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烦燥、全身无力、下肢沉重、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肌肉酸痛,有压痛,以小腿肚的腓肠肌最明显,上、下肢肌无力,严重者出现肌肉萎缩、麻木,常表现为对称性。
湿性脚气病临床表现为浮肿,多见于足踝,严重者整个下肢水肿,同时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并有右心室扩大,常可导致心力衰竭,对此症状,中医书籍中有“脚气攻心”的说法。
什么是“脚癣”?
现在有很多人会错误地把“脚癣”称为“脚气”或“脚气病”,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差别非常大。
首先,“脚癣”是一种皮肤病,它的发生与维生素B1关系不大,而是由真菌(又称霉菌)感染引起的。
其次,“脚癣”主要症状为局部皮肤的瘙痒、脱皮、起疱、糜烂、溃疡,严重者会引起手癣和灰指甲。如果过度抓挠导致皮肤破损,还会诱发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及丹毒,但是一般不会累及心脏。
(作者:书小言责任编辑: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