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左右,许多日本人都患上了一种名为脚气病的疾病。随着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致死率也相应上升,很快,其就与肺结核一起,成为了明治时期日本人的两大“国民病”。
脚气病患者及肿胀的足部脚气病在日本人中极高的发病率,给旧日本海*造成了大量非战斗减员,严重威胁到其战斗力。年,经统计调查,当时的旧日本海*总人数为人,其中就有多人为脚气病患者,患病者达到了海*总人数海*的三分之一;年,在旧日本海*最大的*舰“扶桑”号铁甲舰上,就有人患上了脚气病(全舰共人),其中人不得不上岸接受治疗,导致该舰在这段时间内丧失了战斗力。
“扶桑”号铁甲舰(未现代化改造前)年12月19日,在“扶桑”号铁甲舰因脚气病而丧失战斗力的同年年底,旧日本海*“龙骧”号训练舰(自年9月15日开始,从装甲巡洋舰变为训练舰)接到进行远洋训练的命令,从东京湾品川港启航。
出发之时,“龙骧”号训练舰上共有名官兵,其中有27名,为海*兵学校第十期的学员,他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自己的首次远洋训练,实际上是一次死亡之旅。年初,“龙骧”号训练舰抵达了远洋训练的第一站——新西兰惠灵顿,之后又前往了智利瓦尔帕莱索及秘鲁卡亚俄。在这几个月的航行途中,舰上的许多水兵(包括那27名学员),陆续出现了体重下降、精神萎靡、体虚等症状。由于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他们开始出现因心率加快,导致心力衰竭引起足部的肿胀,或神经系统方面出现的问题引起的足部麻木。
“龙骧”号训练舰在离开秘鲁卡亚俄,前往夏威夷的途中,舰上的水兵已经有上百人因疾病无法正常工作。最严重的时候,连舰艇正常航行都难以保证,例如为锅炉添加燃料(煤炭)的工作,都是由舰上症状较轻、还能动弹的水兵轮流来完成(相关岗位的水兵大部分已经病倒)。
“龙骧”号训练舰上的学员及英国教官在名水兵患上严重脚气病,25名水兵因病死亡,另有上百人不同程度患病的情况之下,“龙骧”号终于抵达了夏威夷。当靠岸后,“龙骧”号训练舰的舰长,向本土拍发了一份紧急电报,其内容为:“生病,无法航行,汇款”。而患病的水兵们,则立刻医院,在吃了一个月的新鲜蔬菜、肉类之后陆续康复了。
年9月16日,耗时九个月、航行了.16海里(约公里)之后,“龙骧”号训练舰终于返回了位于东京湾的品川港。在这次远洋练习训练中,全舰名水兵中,有45%的人患上了严重的脚气病,其中14.8%死亡。
高木兼宽其实“龙骧”号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其出发之前,旧日本海*医务长高木兼宽就已经判断出脚气病是因营养失调所致,并向海*高层提交了报告并建议调整水兵饮食结构。但因种种原因,调整饮食结构速度,进行的相当缓慢,直到“龙骧”号事件之后,才加快了调整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