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癣,俗称脚气,作为发病率最高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主要由皮肤癣菌致病,好发于足底及趾间。
众多足癣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足癣具有患病率高、发病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
足癣反复发作引起的慢性特征对患者的社交及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困扰广大患者。足癣反复发作的原因,常常归结为就诊率低,药物使用错误(常自购含有激素的复方制剂)、依从性低(55%的患者使用外用药物坚持不到1周)、合并浅表真菌感染性疾病未治疗(特别是甲癣)、家庭内传染(患病的家庭成员未同时治疗)、基础疾病(糖尿病等)、不良生活习惯(穿不透气鞋、共穿拖鞋等),而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则常常成为容易忽略的一大原因。
临床实践中常有患者反馈长期使用某外用抗真菌药物效果不佳。而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足癣致病菌株体外药物敏感实验结果,也提示部分抗真菌药物呈现出耐药趋势。以上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均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当足癣外用抗真菌药物出现耐药时,我们该怎么办?
针对临床考虑足癣外用抗真菌药物出现耐药的情况时,通常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一、更换治疗药物
目前足癣局部治疗的外用药物,主要包括唑类、丙烯胺类、吡咯酮类、吗啉类、硫脲类等。
当某类外用抗真菌药物存在耐药风险时,可考虑更换为不同作用机制的治疗药物。
其中咪唑类是用的时间比较长的,也是用的比较多的,主要包括咪康唑、酮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益康唑等等,这种药应用时间较长,部分出现耐药;丙烯类主要包括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此类药物针对皮肤癣菌感染效果优越,但针对念珠菌等菌种的效果则比较有限。其它包括环吡酮类(环吡酮胺),硫脲类(利拉萘酯),吗啉类(阿莫罗芬),目前市场相对比较少见。
单纯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费用低,安全性好的优点,是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二、联合治疗药物
对于单药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临床上也可联合二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外用药物使用,或直接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复方制剂进行治疗。
把不同作用机制的两种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单药使用时抗菌谱局限或耐药的情况,同时两药联用也具有一定的相加甚至相乘的叠加效应,从而实现1+1>2的效果。皮肤癣菌感染所致以丙烯胺类为佳,念珠菌和马拉色菌所致以咪唑类为佳,复方制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就是丙烯胺类和咪唑类的复方制剂,抗菌谱更广,同时抗菌效果更强。
脚气是可以被治愈的,在治疗时选对药品很重要,同时要全脚、连续涂抹28天以上,才能达到脚气的真菌学治愈。
邦邦工作室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