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脚气最有效的方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学史上的荒唐事喝牛尿这事根本不值一提 [复制链接]

1#

这两年来,新冠病毒全球肆虐,在抗疫这件事上,三哥一系列迷之操作,给我们贡献了不少笑料,例如喝牛尿。

然而在医学史上出现过很多荒唐事,在这些荒唐事面前,三哥喝牛尿这事根本不值一提。

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荒唐事,不按荒唐程度排名,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风靡全国的狂热——打鸡血

打鸡血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打鸡血”这个词,现在通常形容人突然情绪亢奋,像吃了兴奋剂。但却很少人会细究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词。

“打鸡血”,又叫“鸡血疗法”。这种所谓“鸡血疗法”是用消毒过的针筒,把公鸡的血抽出来,每次几十到一百毫升,注射到人体的肌肉里,每周一次。据说对中风、半身不遂、妇科病、不孕症乃至痔疮、牛皮癣、脚气都有疗效。“鸡血疗法”始于年,由于打鸡血确实能让人亢奋,慢慢在群众当中流行。当时很多家庭中都养了公鸡,每天都有人抱着公鸡到卫生院,让医生从公鸡身上抽出鸡血打到自己的胳膊上。在文革早期的到,在红卫兵的推波助澜下,全国各地都在打鸡血,当时可谓一鸡难求。这种狂热大约持续了10个月左右,由于各地都出现了打鸡血死亡案例,群众之中出现了恐慌,后来卫生部下达了禁止医务人员打鸡血的通知,这种荒唐的做法才停止。如今,应该没人再相信“鸡血疗法”,但这句俗语“像打了鸡血一样”却流传了下来。

诺贝尔奖的黑历史——额叶切除术

额叶切除术

额叶切除术用“人话”说,就是切除前额的一块脑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年颁出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绝对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最“眼瞎”的一次。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瑞士科学家沃尔特·赫斯(WalterHess)和葡萄牙神经科医生埃加斯·莫尼兹(EgasMoniz),后者因“发现了前脑叶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而获此殊荣。正是他的这项研究,再加上诺贝尔光环的加持,使得日后“额叶切除术”可以盛行一时,从而使无数的人蒙难。

精神病患者由于认知和行为异常,往往会对自己或者别人做出伤害的行为,这让医学界头痛不已,长期以来,医生尝试过包括电击、水疗、鸦片等极端方法都没达到预期效果,最后只能把他们关进精神病院。

在19世纪,人们已经意识到大脑控制人的意识和行动,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人开始尝试通过脑科手术来治疗精神病患者。年,卡莱尔·雅各布森(CarlyleJacobsen)等人做了一项研究成果的报告。他们通过切除黑猩猩的前额叶皮层。发现黑猩猩似乎出现了“人格”改变。黑猩猩在手术前脾气大、暴躁,在手术之后变得温顺祥和,听了报告的莫尼兹敏感地意识到切除前额叶也许能给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带福音。随后他开始尝试在人体上进行类似的手术。

他的首次尝试便取得“成功”——20多例手术的病人都取得可喜的效果。患者术后基本上都没了之前的癫狂、躁动、抑郁等行为,并且也没有留下任何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当他于年发布该研究报告之后,立马就在医学界引起轰动。很多国家的医生开始尝试这项新手术,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功。由于“治愈”了几千年的顽疾,莫尼兹成了神经外科医生的偶像。在他的推波助澜下,“额叶切除术”迅速在全球流行,而莫尼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无疑给这种手术打上了“绿色无公害”的标签。刚开始,手术的主体只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后来发展到智力低下、暴力、犯罪等社会不良分子,美国情况最严重,厌食症、政治犯和同性恋也无辜躺枪,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因为调皮捣蛋或者学习成绩不佳而被家长带去做了这个手术!

随着手术案例的增多,手术负面影响的案例也被渐渐报道出来:精神病症状虽然有所减轻,但他们失去高级思维能力,变得温顺、嗜睡、沉闷、冷漠、无精打采、神情呆滞,像行尸走肉,对于非精神病患者,前后对比更加明显,手术后性情大变,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50年代开始,反对“额叶切除术”的声音不断出现,最终引起了全世界社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