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脚气最有效的方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那些书法药帖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www.txbyjgh.com/m/

#书法#从古代书法药帖中寻求启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疫情期间不出户,在家研习书法也能修身养性,有益身心。历代书法药帖手札不仅具有重要的医药价值,而且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蕴含其中。

一、孙思邈《药方帖》

释文:“芎藭不宜滋补。下白,纳少。粟米一石,资饮啜也!思邈”。

赏析:

该手札手迹为行草书,为孙思邈唯一传世的草书,不少字颇难辨认,上释文乃已故现代医史学者宋大仁所释。该帖仅见于南宋《淳熙阁贴》中。师法二王,笔法瑰奇,变化多姿,大小相接,绵延起伏。“下白纳”和“饮啜”虽都连绵,但一大一小、一粗一细,信笔挥洒,放浪形骸。练习此帖时可分块练习,相互引带的组合字对比练习,独立的字单独练习,注意墨色变化,游丝不要刻意勾连,“可爱而不可求”,没有亦可,笔断意连。

二、黄庭坚《婴香帖》

释文:

“婴香:角沉三两末之,丁香四钱末之,龙脑七钱别研,麝香三钱别研,治了(台北故宫释读为‘治弓’乃误读也)甲香壹两(旁注钱),末之,右都研匀,入艳(旁注牙)消一半(涂改半)两,再研匀,入炼蜜四(涂改六)两,和匀,荫一月取出,丸做鸡头大,略记得如此,俟检得册子,或不同,别録去。”

《婴香帖》为北宋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的《书药方》册页一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其所书内容实际为香方,香方名为“婴香”,故又称之为《制婴香方》、《药方帖》。此帖和黄庭坚典型的震颤放射性笔法还有所区别,稍有内敛之态,共九行,实现了三种书体的过渡。首行仅“婴香”二字,说明香方之名,后面三行阐述五种香药,这三行为行书,多中锋用笔,偶用侧锋。中三行写香方和成之法,书体由行书转为行草,至第七行已变成今草书法,一气呵成,明显可看出蘸一次墨写数字,墨色变化自然。末尾两行已转为草体书势,书写速度极快,至末行五字“不同,别録去”涩势,一气喝成,变为连绵狂草。通篇八十一字书势起伏跌宕,随性而书,由缓变急,由行入草,行文中涂改划圈补字,如珠落玉盘错有致。

《婴香帖》无书写时间与作者,仅幅左旧标签云“此药方笔势。是黄山谷书”。从其笔法、书风观之,多将此作列为黄庭坚元佑元时期(-)作品,如与其四十二岁时()所作《王长者墓志铭稿》并列为小字草佳作。

三、王献之《地黄汤帖》

“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

此帖最大特点是散朗舒展、清雅爽快。细看,提按自然,轻重变化,墨色浓淡、枯润相间,充满韵律感。

一改其父羲之“内擫”笔法为“外拓”笔法,创造出“破体”,大大丰富了今草的书法艺术形式。“新妇”二字下笔略显拘谨,从第二行开头“减眠”二字便收缩放任自如,行行草草,潇洒流落,“未佳”、“进退”、“想必”、“谢生”四组相对成阵势,从通篇布局来看,此阵势有中宫紧收之势。方笔圆笔参半,便于初学者临习。此帖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淳化阁帖》卷第十收刻。经贾似道,辗转到文征明,观文征明书风可察觉其受此帖影响之深。后依次经过明代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吴荣光获此帖时,模刻于所辑集帖《筠清馆帖》),年12月3日,通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年)所有。卷未有文彭、常生、成亲王、英和等六家观记题跋。

四、张旭《肚疼贴》

版本一:“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

版本二:“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若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市。”

《肚痛帖》传张旭的代表作,与《古诗四帖》都是狂草的代表。字如瀑布,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墨色粗细浓淡交加,时而浓墨重彩,豪迈奔放,时而蜻蜓点水,纤纤连绵,浑若天成。在断与连、虚与实、轻与重、粗与细、疏与密、开与合、狂与正之间回环往复,将诸多矛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不可思议的合谐一致,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波澜壮阔的艺术画卷,天马行空的胸襟与气质,无处不体现作者创作时的艺术冲动和无拘无束。对于两个版本,笔者更倾向于版本二。

梁诗正书法集行书字帖行书作品集十宫词月曼清游图册小园闲咏淘宝月销量¥20¥30购买已下架

五、蔡襄《脚气贴》

“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三衢蒙书,无便,不时还答,惭惕惭惕。此月四日交印,望日当行,襄又上。”

《脚气贴》是北宋书法家蔡襄的一幅信札式书法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为行草,别开生面,一改蔡襄正楷书风,绚烂多姿,恣情笔端,“行”、“耳”、“行”三字末画尽情挥洒,展现出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笔画遒劲婉美,行笔流畅,通篇充满了文人的书卷气。

老古人早已经把宝贵的调理身体的秘方传授给后人,但是受到西医影响的我们并不认为中医的奏效,相反,很多人一直在诋毁中医。中医讲的是调理气血,讲的是增强人自身的免疫力,而不是把人当作零件拆开进行逐个“修理”。希望国家能继续大力推动好的中医发展,中西医结合一定能战胜病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