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黄梅天,上海阴雨绵绵,“湿气”扑面而来。此时,大人孩子易感湿气,孩子很容易昏昏欲睡,也很容易患肠胃不适、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你了解湿气吗?湿气有“外湿”和“内湿”之分。体感潮湿是为“外湿”,形态肥胖、饮食厚腻、先天遗传因素等会使人产生“内湿”。湿气之所以能致病与肺、脾、肾和三焦功能失调有关。
湿气有哪些表现?如何判断孩子体内有湿气?怎样预防和驱逐湿气?随小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感受湿气会有什么表现呢?
很多人会有如疲乏、四肢困重、头晕头重、食欲不佳、口气口臭、皮肤头发油腻、大便粘马桶、喉中有痰、舌苔白厚或黄厚等症状。
先来自测一下你和孩子是否有类似症状:
湿邪在表(肺、皮肤)
在肺表现为夏天易患湿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鼻塞、喷嚏、黄脓鼻涕、咽痛、咳嗽、痰黄、胸闷、胃口差、便秘等。冬天易患寒湿感冒,表现为怕冷、鼻塞、喷嚏、清水鼻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等。
在皮肤则表现为患湿疹等皮炎,表现为红色丘疹、水泡、瘙痒、皮肤头发油腻等。
湿邪在经络
在经络表现如中风,表现为手脚肢体不能活动,或活动受限制,口角歪斜,吞咽影响,言语不清或不能言语、头胀头痛、神情反应异常等。
湿邪在关节
在关节表现在阴雨天关节酸胀麻疼,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制,甚至关节肿大变形等。
湿邪在内(脾、肾)
在脾表现为口气、大便粘腻,肢体困重,胃口不好,肥胖等;在肾则下肢水肿,易尿路、妇科感染等。
湿邪致病有什么特点呢?
1.重浊:如表现为头重如裹、身体沉重、下肢拖不动等。
2.黏滞:如表现为口粘、大便粘、皮肤油腻等。
3.趋下:即症状以下半身更为多见,如表现为妇科炎症、尿路感染、脚气足癣、阴囊湿疹、下肢肿胀等。
4.缠绵:即疾病症状时好时坏,反反复复,难以痊愈。
如何预防及驱逐湿气?
一、预防
1.避免环境潮湿,避免阴冷或闷热环境。房间内可以摆放除湿机、除湿剂等。
2.避免饮食油腻、甜腻,少吃甜点、饮料、糯米、油炸食品等。
3.适当运动以发汗除湿,并增强体质。
4.衣服、鞋子材质要透气干爽,鞋子可以用烘鞋器烘干。
5.保持心情愉快,不熬夜,学习和生活有规律。
二、治疗
1.内服:中药泡茶、药粥、中药煲汤、中药等。常用中药如白术、茯苓、苍术、佩兰、藿香、薏苡仁、陈皮、金钱草、厚朴、香薷等。
2.外用:热敷、艾灸、火罐、针灸、足浴、足贴、脐贴、香囊等。
很多人会购买祛湿茶、祛湿足贴等产品,有效果吗?
具体要看茶、贴的中药成分,结合体质和感受湿气的特点进行选择。
如中焦脾胃湿气比较重的可以选择行气化湿、健脾化湿或清热化湿等祛湿茶;下焦湿气比较重的,如患下肢浮肿、脚气、妇科炎症等可以尝试祛湿足贴等。
具体种类的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作者:上海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魏华凤
编辑:宿铭珊
上观号作者:上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