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脚气最有效的方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讲的引火归原是什么意思 [复制链接]

1#

引火归原是中医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这是对虚火所产生的某些病证的治疗方法。中医中所说的“火”,一般分为虚火和实火。火为阳而水为阴,火性炎上,水性润下,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构成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五脏均有火,但火之根源在肾。

肾阳虚所导致的相对阴盛,使肾火不能安其位,虚火上升,临床表现为下寒上热,两足不温,面色浮红,头晕耳鸣,或口舌糜烂,舌质嫩红,脉虚等症。

在治疗上使用“引火归原”的方法,补肾中之火,肾之元阳旺盛,同气相投,诱导虚越之火归根。

但在补火的过程中,又必须同时佐以养阴药,把养阴寓于温补阳气之中,扶阳以配阴,使阳虚形成相对的阴盛得以平复,从阴引阳,使上浮的虚火,得以归根。

中医认为肾藏精,肾中真阳包含着命门之火,即所谓的肾阳,是性机能和生殖能力的根本。还能温养五脏六腑,对人身的生长、发育、衰老有密切关系。脏腑有命门火的温养,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如果肾阴亏竭,阴不含阳,就会出现虚阳上越的病症,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赤、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生疮等。

其实"引火归元"从本质而言,是用温热药治疗阴虚阳亢的方法,经常使用附子,肉桂等药。但是我觉得即便是使用引火归原法,出现第一种情况的时候,会在滋肾阴的药中添加引火归原的药物,而第二种情况,无须说,定用大量回阳救逆之法。

而阴虚火旺,不单单是指肾阴虚。胃阴虚、肺阴虚这些位于上位的脏腑,没有必要使用引火归原法。还是随证治之比较好。

引火归原常用的药物是肉桂和附子。肉桂辛、甘,大热,有小*。入肝、脾、肾经。《汤液本草》云:"肉桂入足少阴肾,太阴经血分,补命门之不足,益火消阴。"《本草求真》云:"肉桂气味纯阳,辛甘大热,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盖因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气血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但精亏血少,肝旺火起者,切忌。"肉桂用于"引火归元",用量很少超过3克,治疗肾阴亏虚,虚阳外浮之虚热证,常与滋阴药合用,正如《医方集解》所说:"六味地*丸加肉桂名七味地*丸,能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肉桂配合滋阴之剂可治虚热证,是因心包相火附于命门,男子藏精,女以系胞。若火无所附则上炎,虽大热烦渴,口唇干裂,脉见洪大重按微弱。治以甘温辛热之肉桂少量,以热治热,热因热用,引火归元,促其阳附于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注意剂量不宜过大,由于肉桂辛甘大热,气味纯阳,其气下行,益火消阴,大补阳气,适用于下焦命火不足者,欲引火归元以降虚热,必与滋阴药合用方保无虑,一旦过量极易助阳耗阴。若任其大热补阳,辛散走窜,则阴益虚,阳益亢,有害而无益矣。

附子辛、甘,大热;有*。归心、肾、脾经。《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如《济生方》的加减肾气丸(熟附子、肉桂、鹿角、沉香、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山药、五味子),治肾虚亏损,心火自焚,多渴自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等症,就是引火归原的例子。

中医讲的益火消阴、破阴存阳各是什么意思?

此二者都是对虚火所产生的某些病证的治疗方法。中医中所说的“火”,一般分为虚火和实火。

火为阳而水为阴,火性炎上,水性润下,相互制约,相反相成,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构成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五脏均有火,但火之根源在肾。

肾阴肾阳两虚,生化不及,肾气衰疲,产生某些阴证,如水肿、痰饮、脚气等,在治疗上必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如肾气丸(熟附子、桂枝、山茱萸、熟地、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即是典型的例子。

《景岳全书》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肾气丸中的阴药多,阳药少,却能起到益火消阴的作用,正是“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意。

也有由于误治,或由于素体阳虚,寒邪直中阴经,以致阴寒太盛,格拒阳气于外,形成阳气暴脱之证。

临床表现可见四肢厥冷,畏寒倦卧,脉沉微或迟弱,或见身大热而大汗淋漓,脉象浮大无根等表现,必用“破阴存阳”的方法,以回阳救逆,如四逆汤证。

《伤寒论》说:“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主之”;又说:“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这都是属于破阴存阳,回阳救逆的例子。

上述这两种治法,在病机方面,既互有联系,又有区分,因而在具体运用上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

如肾气丸证与加减肾气丸证,同是肾阳虚,前者是由于阳虚而肾气不化,故需酌加附、桂于滋阴药中,使阳生阴化,肾气生化有源;

后者是虚阳上浮,火不归根,必须加大温热药物的分量,并佐以沉降纳摄之品,在同气相投的诱导上,使上浮的虚火归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