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川军团的军医郝西川是个十分经典的形象,老成持重但医术不精,被人嘲笑为兽医,几乎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医术。虽然这样,郝西川却从没放弃过,一直全身心的用自己的半吊子医术救治伤员。
一开始,郝兽医有十几个病号,但没过多少天就只剩下六七个人了。其余的不是被治愈出院了,而是治不好埋掉了。郝兽医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埋死人,说他是专门负责丧礼的牧师比军医合适。
孟凡了曾经嘲笑郝兽医是个能把脚气治成截肢的半吊子医生,质问他怎么好意思当军医。面对如此刻薄的质问,郝兽医没有做任何反驳,他清楚自己的水平确实不行。
郝兽医依旧执着的当着川军团的“军医”,从没想过放弃。他认为自己虽然治不好那些病号,但至少可以把他们埋了。这个半吊子医生是怎么成军医的呢?
1.从兽医转行成军医
郝西川生于陕西省,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家乡耕种之余还干着兽医的营生。就算是当兽医,郝兽医的水平也很一般,当了军医之后的水平便可想而知了。
那年国军的队伍路过郝西川老家,对兵员从不挑剔国军采用极其简单手法把郝兽医和他儿子抓了壮丁。就这样郝西川成了国军的一员,凭借着兽医的一技之长当上了军医,不久还成了少尉医官。
2.背后是历史的悲剧
郝西川这样的半吊子医生能成为国军的正牌军医的背后是国家和历史的悲剧。当年的国军部队除了正牌的中央军德械师等部队,招兵的方式都比较统一,就是抓壮丁。
这些抓来的壮丁平时基本连饭都吃不上,开战的时候在中下级军官的忽悠下只能傻傻的往前冲,伤亡之大令人震惊。军医在当时还是个非常洋气的名词,中央军整编师也就才医院,才有正八经的军医。
一般的国军连队哪有军医,郝兽医这样的半吊子兽医都算是技术能手,至少还给牲口看过病。当时很多的所谓军医都是临时指派,他们以前可能是厨子,也可能是跳大神的。他们不仅不懂外科手术,基本的消炎都做不到,西洋现代化药品更是奇缺,只有就地取材采药草。
我们当时的军队,就是以这样的实力对抗早已成为高度职业化军队的日本皇军,其结局可想而知。换句话说,当年我们就是拿人命和日本人拼,阻挡日军铁蹄的是一群群老实巴交壮丁的尸体。
郝西川知道大家都看不起他这个半吊子军医,但他并不生气,作为川军团唯一医生的他目睹了太多的死亡。既然救不好他们,那就把他们好好的埋了吧,这是他唯一能做的。
正所谓医者父母心,至少在精神层面上他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他用那颗仁爱之人对待每个病患和战友,是川军团除龙文章外唯一受信任的人,也是人情凉薄的川军团中的一抹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