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脚气最有效的方法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东西部扶贫协作从大连到六盘水一种遗
TUhjnbcbe - 2024/12/20 20:25:00

上下阶梯行走自如,提水浇灌绿植,这些曾经很难的肢体动作,如今对桂斌来说不再难,要是治疗得更早些,他的身影还可能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

桂斌,现任六盘水市教育局市政府正县级督学。年毕业后,桂斌被分配到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工作,年任六盘水市第三中学校长。此后,这位黑龙江人与六盘水深深结缘,异乡作故乡,潜心教育事业。

而在年,45岁的年纪,一纸“双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书却让他的教育之路走得异常艰难。

“疼起来是走不了路的。”桂斌回忆,当时六盘水医疗技术滞后,他只能转院到北京,考虑术后有效期限短暂和再度手术的痛苦,重重顾虑下,桂斌放弃了手术,医院进行保守治疗。

此后,每年桂斌都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前往郑州治病。

单拐、双拐、轮椅……换着各种出行辅助,十余年里,六盘水第三中学从老校区换到了新校区,桂斌在疼痛下有坚守着教育梦想,送出一批又一批学子。

年,赶上国家验收工作,作为分管督导工作的负责人,桂斌奔走在各个县区。

“坐车时,屁股得先放上座位,再把腿搬上去,要扶着才能站起来,痛苦不堪,无心做任何事情。”然而当时的桂斌,无法舍弃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来安心卧床减轻痛苦换取一刻身安。

针灸、药物、各种保守治疗、外出求医的艰难、难以实现的抱负,让桂斌承受着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痛苦。年7月份,他向学校递交了申请书,调离到六盘水市教育局就职,与那届都未现身拍毕业照的学生们一起离开了校园。

虽然仍躬耕于教育领域,但车上、家里、办公室无处不在的拐杖都让桂斌时刻担忧,他称这是“不死的癌症”。

直到大连与六盘水东西部扶贫协作下医疗帮扶专家们的到来,桂斌心里的挣扎与多年外地求医的步伐才得以放缓。

桂斌了解到帮扶医生崔文权对髋关节置换很有研究,考虑到在外地动手术的流程繁琐,离家远对术后恢复不利,多方了解后,他决定在六盘水市做手术。

在医院的连线下,因帮扶期满回到大连的崔文权再度赶赴六盘水。年12月14日,桂斌接受了第一次髋关节置换手术。

“崔医生在帮扶中主刀手术,带领骨科的医生学习,东西部协作的医疗帮扶与教育系统一样,要取得进步就需要在实践中带领学习。”桂斌说。

医者救人,教育树人。从身体到心灵,若不是一场疾病,教育者桂斌与医者崔文权可能不会有直接交集,而此次手术,在征求桂斌同意后,他被作为教学观摩课的重要载体,手术整整用了6个小时,为一堂生命的课提供参考。

年5月31日,医院骨科对接,崔文权为他进行了右腿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再次作为教学观摩手术。

“3天以后就能下床了,病痛11年,现在走路和工作不再受病痛限制,我感到非常幸福。”术后,桂斌觉得一切都是新的,办公室内还放着x光片,久病成医,从陶瓷的股骨头,髋臼上的螺丝钉、骨胫骨腔,桂斌都能一一说清镶嵌在身体内的材料位置及功能。

“像得到了重生,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东西部协作的医疗惠泽,也深深烙印在桂斌心里。

鼻子、牙齿、眼睛有没有病症?术后真菌感染怎么办?脚底有脚气怎么办?牙齿发炎会不会造成血栓?术前一晚,崔医生还特意前来看了桂斌,并用碘酒对他的腿脚进行消菌杀毒……

股骨头塌陷会导致腿长短不一,桂斌最担心出现术后高低腿,导致无法逆转的情况。

“崔医生仔细解释,会先恢复磨碎的左边,将塌陷的一部分放长一公分,走路会暂时有高低不平情况,注意术后恢复护理,等第二次手术……”桂斌回忆,崔医生经过精确的测量再手术,术后第二天还来观察他的情况,确认达到预期的效果才回到工作岗位。

“求医多年,这样细致入微的照顾让我感动。”桂斌切身感受到在治愈中医者给予患者足够的尊严。

“老桂,你(髋关节)在哪换的呀?”

“就在本地换的嘛。”

“啊?!你都敢在这儿换了?!”

……

这是手术后,桂斌外出遇见老友们常见的开场白。

“大家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在本地换成功的。”从好奇的疑问到一声惊叹,他的选择是见证也是印证。

在外地求医的过程中,桂医院里通过登记卡认识了6个来自六盘水的股骨头坏死的病友。而现在,髋关节置医院已日渐成熟,病人基本不用外出求医。

“要不断引进人才,也要加强本土医生的培养,对口帮扶就是有效的培养方式,就像学校发展也要和省外的学校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桂斌深有感触,“很多导致贫困的愿意不是因学就是因病,老百姓腿要是不行,下不了地、干不了农活那得更难,一条腿足够把一个家庭拖垮,所以对口帮扶还是要继续,不仅仅是骨科,期待更多全方位的提升,能够解决病患的痛苦,少花外出求医的钱,也就能在脱贫路上得到很大的帮助。”

不仅仅是桂斌,大连对六盘水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医疗帮扶,从技术层面到业务水平上的深层次“造血”,不仅让更多本地医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也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安心选择在家门口就医。

“医院做复查时,看到医生们在忙碌中研究着各种髋关节置换案例,我就想,这些就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果啊。”桂斌感叹。

桂斌(右一)率督导检查组到六盘水师院督导检查

如果教育因为疾病留有遗憾,那医疗帮扶也算是另一种圆满。这堂医疗帮扶课桂斌是参与者,也是受惠者。

“术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换了一辆越野车,这个夏天还游了一趟云南,现在不能再留遗憾了。”

东西部扶贫协作,让桂斌得以用一副健康的身躯在教育岗位发挥余热,这份因医而结下的缘,时刻牵动着深耕书香的教育者。

山这边与海那边,有了友谊,也有了牵挂。疫情过后,桂斌还想着与爱人前往大连拜访让他摆脱病痛的崔医生。他说,“山海虽远,不隔此情。”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魏 容 陈江南

编辑屠 琪

编审马 刚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西部扶贫协作从大连到六盘水一种遗